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留学遵医 > 规章制度 > 正文

遵义医科大学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23-09-06  来源: 遵义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贵州-东盟医学教育学院)   浏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遵义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学校)招收、培养、管理国际学生的行为,为国际学生在学校学习提供便利,增进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校国际化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第42号令《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际学生,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不具有中国国籍且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外国学生。

第三条 学校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同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做到规范管理、保证质量。

第二章 管理体制

 学校设立国际学生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学校国际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主管外事的校领导担任,小组成员包括各职能部门和各培养单位负责人。国际教育学院是学校国际学生工作归口管理部门。

 国际教育学院负责,教务处协同做好本科国际学生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成绩管理、教材征订及在学校各实习教学基地轮转的国际学生的实习管理等工作。

 研究生院负责研究生层次国际学生专业课程安排、成绩管理,协同国际教育学院做好研究生层次国际学生培养方案制定、安排临床轮转、学位授予等工作。

 二级学院是学校国际学生培养和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单位,应切实安排好本院系国际学生教学的各个环节工作。

 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工作部(、财务处、保卫处、后勤管理处、校团委、统战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等职能部门根据校内职责分工,处理好各自职责范围内涉及国际学生的事务。

章 招生管理

 学校为国际学生提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接受学历教育的类别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接受非学历教育的类别为:预科生语言进修生研究学者。

第十条 学校依据自身办学条件和培养能力自主确定国际学生招生计划和专业,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 学校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制定和公布本校国际学生招生简章,并按照招生简章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招收国际学生。

第十 学校对报名申请的外国公民的入学资格和经济保证证明进行审查,对其进行考试或者考核。对不符合招生条件的,学校不予招收。

第十 学历教育国际学生的招生工作接受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国际教育学院负责本科国际学生研究生层次国际学生的招生工作研究生院配合国际教育学院完成导师遴选与面试工作

第十 学校对国际学生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学校每年通过招生简章公布对国际学生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学生因退学、转学而产生退费的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收费、退费均以人民币计。

章 教务管理

第十 学校将国际学历生的教学纳入学校总体教学体系中,国际学生所在二级学院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制度。

第十 国际学生应当按照学校的培养方案、课程安排和教学计划参加课程学习,并按照规定参加相应的考试或者考核。汉语和中国概况作为高等学历教育的必修课。

第十 国际学生入学后,按照学校规定,经学生本人申请并经学校同意,可以转入新的专业学习,转专业的条件和程序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是学校培养国际学生的基本教学语言。国际本科学历生入学需提供HSK5级或同等汉语水平成绩合格证书国际研究生需提供HSK6级或同等汉语水平成绩合格证书,语言文字水平达不到学习要求的国际学生,可根据汉语水平,申请语言学习

第十 学校按照教学计划组织国际学生参加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选择实习、实践地点应当遵守《遵义医科大学毕业实习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管理规定。

二十 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国际学生颁发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对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国际学生,学校及时为其办理学籍电子注册为学习期满并符合条件的国际学生及时办理毕业证书电子注册。

学校为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国际学生颁发学位证书。

章 校内管理

第二十 学校对国际学生公开学校基本情况、教育教学情况、招生简章以及国际学生管理与服务制度,方便国际学生获取信息。

第二十 学校为国际学生提供食宿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建立健全并公布服务设施使用管理制度。国际学生应当遵守学校学生宿舍管理规定。原则上,国际学生必须校内居住统一管理。

第二十 学校针对国际学生开展中国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国情校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其尽快熟悉和适应学习、生活环境。

第二十 学校根据国际学生的在校人数规模设立国际学生辅导员岗位,了解国际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及时做好学业辅导、信息咨询、文体活动等方面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国际学生辅导员配备比例不低于中国学生辅导员比例,与中国学生辅导员享有同等待遇。

第二十 学校鼓励国际学生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为其参加文体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国际学生可以自愿参加公益活动、中国重大节日的庆祝活动。

学校一般不组织国际学生参加军训、政治性活动。

第二十 学校尊重国际学生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但不提供宗教活动场所。国际学生不得在校内进行传教、宗教聚会等任何宗教活动。

二十七 国际学生经学校批准,可以在学校内成立联谊团体,在中国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并接受学校的指导和管理。

学校不受理国际学生成立跨校、跨地区组织的申请。

二十八 国际学生经学校批准,可以在校内指定的地点和范围举行庆祝本国重要传统节日的活动,但不得有反对、攻击其他国家、民族的内容或者违反公共道德的言行。

二十九 国际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可以根据学校相关规定要求参加勤工助学活动,但不得就业、经商或从事其他经营性活动。

国际学生勤工助学的具体管理规定,按照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印发的《高等学校国际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 学校参照中国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开展国际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学校对国际学生做出退学处理或者开除学籍处分的,应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备案。

第三十 国际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违反校纪校规、触犯中国法律,参照《遵义医科大学学生违纪处分办法》等校内规定予以处理。

章 奖学金

三十二 贵州省设立贵州省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学校按照省教育厅有关规定组织国际学生申报。贵州省外国留学生奖学金资金按照《遵义医科大学贵州省外国留学生奖学金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进行管理。

第三十 贵州教育厅委托学校培养全额奖学金生。学校按照有关规定,优先招收全额奖学金生。

 学校为国际学生设立遵义医科大学来华留学生奖学金。

第三十 国际教育学院负责对奖学金项目进行审核及评选。

章 社会管理

第三十 外国人申请到我校学习的,应在入境前根据其学习期限向中国驻其国籍国或居住地国使领馆或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申请办理X1或X2签证,按照规定提交经教育主管部门备案的证明和学校出具的录取通知书等相关材料。

第三十 国际学生所持学习类签证注明入境后需要办理居留证件的,应当自入境之日起三十日内,向拟居留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学习类外国人居留证件。

第三十 外交部对外国驻华外交代表机构、领事机构及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人员及其随任家属申请到学校学习另有规定的,依照外交部规定执行。未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的,学校不予招收。

三十九 未满十八周岁且父母不在中国境内常住的国际学生,其父母应当正式委托在中国境内常住的外国人或者中国人作为该学生的监护人,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学校可以接受以团组形式短期学习的国际学生,应预先与外方派遣单位签订协议。

第四十条 国际学生入学时应当按照中国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到中国卫生检疫部门办理《外国人体格检查记录》确认手续或者进行体检。经体检确认患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规定的严重精神障碍、传染性肺结核病或者有可能对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危害的其他传染病的,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理。

第四十 学校实行国际学生全员保险制度。国际学生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要求投保。对未按照规定购买保险的,应限期投保,逾期不投保的,学校不予录取;对于已在学校学习的,学校予以退学或不予注册。

第四十 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国际学生,由公安等主管部门依法处理,学校予以配合并处以相应的纪律处分。

章 监督管理

四十三 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国际学生,公安等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章 附  则

四十四 本办法中的短期学习是指在中国学校学习时间不超过180日(含),长期学习是指在中国学校学习时间超过180日。

第四十 本办法未尽事宜,依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及遵义医科大学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 本办法由国际教育学院负责解释。

第四十 遵义医科大学有关国际学生的其他文件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下一条: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令第42号《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

关闭

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校园1号路   电话:0851-28205803   版权所有©遵义医科大学   黔ICP备06003261号-2